三明治邀请了十个人带着秘密出海 | 航海每日书
“带一个秘密出海”
作者:大霹雳
坐标:南京
职业:插画师,撰稿人
自我介绍:唯愿朝日写画,仗笔江湖
带一个秘密出海,这个秘密是,三十岁之前,我没有看过海。
听到这个秘密的朋友总是一脸错愕,没看过海?想看海可以去离南京很近的普陀,这个愿望多么容易实现啊!事实却就是这样,看过无垠的戈壁、漫天的星河,看过无边的草原、辽阔的淡水湖,可没有看过海。
31岁这一年,这个秘密已不成秘密,我亲爱的朋友喜乐逢人便说,并且在未征得我同意的情况下在朋友圈告知天下。一两年前得知此事时,她便以一副下定决心的神情对我说:“一定要陪你看一次海。”似乎因为这个宏愿,原本于我不胜在意的这件事就显得庄重且有仪式感起来。
没看过海这件事原本算不得什么秘密,我也不曾觉得有什么遗憾,可被喜乐正式提上必要完成的日程后,我倒真对不曾看过海而感到不好意思起来,成了不愿提及的小秘密似的。恰逢日语翻译的朋友要去冲绳刷签证,邀我们同往,喜乐便兴奋非常,四处散播即将带我第一次看海的计划,于是才有了朋友圈的昭告。
在冲绳我们选报了一日游的线路,到达第一站万座毛时,一边感念《恋战冲绳》中的拍摄故地,一边笑我那被海风吹得如同蒲公英般炸毛的头发,喜乐一个劲问:“看到海啦!你也是看过海的人啦!”“什么感觉?是不是心潮澎湃?”这几句话从万座毛延续到古宇利,从古宇利延续到美丽海水族馆。
现在我要讲另一个秘密——说实话,我并没有因看到大海而有心潮澎湃的感觉。层叠的山川、麦浪翻滚的麦田、风吹草低的草原,海洋给我的第一观感和这些场景展现的力量有相同的应和,看着水绿、钴蓝的浪花交叠、拍打、或近或远地翻滚,这景致并未让我太过惊奇,甚至觉得有几分相熟,但也并未因熟悉而感到无感,浪花自持的“哗哗”节拍让人着迷,坐在古宇利岛晒得滚烫的石头上,用十五分钟速写了一幅海水图,规律的“哗哗”声在光照下卷来了淡淡的睡意,忽近忽远浪推浪的律动神奇地拂去了情绪里的沙子。所以,我真的并未有心潮澎湃的感觉,有的倒是一种带着动感的宁静。
大霹雳画的海
到现在,喜乐还会一脸期待地询问“第一次看到海时是不是心潮澎湃?”我不愿辜负她的期待又不想说谎,只好笑而不语,做出“你自己理解”的深意。每到这时喜乐便自问自答:“肯定是的,别不好意思承认嘛。”
在得知我得到此次登船的机会后,喜乐开心地跳了几跳,然后她站定,认真地说了几个字:“今年是你的看海元年。”我被她这个说法逗乐,似乎完成了一项什么了不起的成就似的。或许我没有主动去打破这个三十年的记录是因为潜意识里在意第一次看到的海是不是如心中想象的那般蓝,或许我真的不认为看不到海会是一种遗憾,但有一个人如此在意你可能会有的遗憾时,倒真的是一件让人心潮澎湃的事呢。
作者:Yvonne
坐标:上海
职业:运营
自我介绍:星星爱好者,抱着诗集登上邮轮,想在夜幕星空下读诗,没看到星,却看到了交响乐一般壮丽的晚霞。
本想写一个甜味的秘密。
但看到引导语说,在旅程结束时,这个秘密要被埋葬在深海。改了主意。
那么写一个希望把它留在深海,不再带回来的秘密吧。
这艘邮轮上,酒精畅饮。但我想丢进海里的秘密和酒有关,是这样的:
我和酒精的关系其实,并不那么友好。
第一次喝酒是刚进大学没多久,第一次女生和男生聚餐,在东门外的东北菜馆双福园。因为什么缘起聚餐不记得了。但坐下来第一件事,男生给每位女生倒了啤酒,挑衅地问,干了这杯吗?
有什么怕的,不就一杯酒吗,喝。
第一次喝酒,一口闷了一大玻璃杯,尽管只是啤酒,立刻就恍惚了,假装还能走直线实际得扶着其他椅背去厕所。
那些年,聚众吃饭总是会去双福园,大拉皮、锅包肉、啤酒,必点。一群人在一起总容易喝多,没过多久就哭成一片,容易动感情,也容易使性子,比如我因为吵架生气,用玻璃杯砸了一个台面。以至于之后再去吃饭,总被同行的人提醒,冷静,别砸桌子。不不不,不砸不砸,分手了的,没事。
我砸桌子的时候没喝多。或者说,很少喝多。喝多了哭的是其他人,我看着他们哭,也哭,其实我一点没喝多,只是想哭。
喝酒没什么意思,为什么喝多了才敢说真话才敢哭呢?不喝。
再后来,陷入一场感情劫难,每一次酒精的出现,都是一场戏的开始:要成为一个讨人欢心的姑娘啊,听话懂事,还会陪喝酒。离奇的是,是陪对方的爸爸喝酒。
红酒、白酒、药酒,摆上桌的都是烈的厉害角色,一杯接一杯,一顿接一顿。从不敢拒绝。即使说“不行啊今天不想喝”,对方也斟满酒杯,半揶揄半强迫地说,哎你就是想喝的,有什么不好意思啊,来,陪我喝一杯。即使说“不行啊最近胃不太好在吃药”,对方也毫不客气地拍桌子说,有什么的,我也胃不好啊,我还胃溃疡的啊,我有药等下你吃点就没事了,喝。
一边喝,一只手一直暗暗握拳,指甲无意识地抠进掌心里。
大概不是自家女儿,所以没关系吧。所以酒后因为琐事被推搡,被骂到胃痉挛去看急诊,喝得两臂发麻在厕所吐得一地狼藉却怕得不敢说还得回去陪笑继续喝,胃壁上长满了溃疡炎症的绿色泡泡,也都是没关系的。
论软弱,那几年的自己也是很厉害的。
所以有那么四五年,我是完全不想碰酒的。一喝酒,就想起那些在酒桌上毫无底线的软弱时刻。因为酒精让渡的自我已经太多了,其他时刻,我想清醒一点。那是和酒精关系最糟糕的时候,酒精是我被入侵的武器,无法让我说真话,却让面具更厚重。
很久之后,第一次和酒精和解,是因为一位朋友邀请我到家里吃饭。他和男朋友是一对各自出柜的同性伴侣,在美国结了婚,婚戒和旅行的照片摆在书架上的显眼位置。
吃完家宴,他拿出自家酿的杨梅酒,木勺捞出两杯,一杯递给我,杯里还放了一颗杨梅。打开蓝牙音响,他嘬了一口酒,发出满意地啧啧声,眯起眼睛。
我本有点犹豫要不要喝。但还是嘬了一小口。
原来喝酒也是可以蛮开心的。
作者:朱智
坐标:香港
职业:鼎致全球生活创始人
自我介绍:前香港TVB主播和艺员,喜欢在不同城市旅居。2012年间隔年在丽江经营酒店;去波兰做义工,游历欧洲;在轮船上读美国大学课程,环球航海游学73天。写有《旅行无意义》《在波兰,奏起肖邦的夜曲》等文章。
在离开MV Explorer号六年后,我又登上邮轮,开始了航海写作。我像是鸟回巢般欣喜,一切如此熟悉但又有些陌生:在码头登记、进入房间、看见相似的房间格局、电视里相似的音乐、相似的餐厅以及在船舱内行走带来的穿越不同空间的错觉。
这是2012年6月,还是2018年的6月?
六年来我一直在香港,每年都会去海港城等待MV Explorer号靠岸。2013年和2014年,我在岸上向船上的人挥手,就像岸上的人曾向我们挥手一样。2015年,MV Explorer号在完成了从墨西哥到英国的航线后和所有人告别,取而代之的是一艘德国制造的船,香港的海港城也不再是每年环球航线的停靠站。这个时代最不缺告别,但我没有机会跟MV Explorer号正式告别。MV Explorer号对于我,就像是在年少时陪我成长的老友,因为它,我可以幸运地在年轻时看到世界的精彩,它告诉我生活的各种可能。我至今还记得船上船员的一张张笑脸,不知道他们现在是否还在航行。船的魅力在于给予你无限可能性,船是移动的城市,里面包罗万象应有尽有,每天出门归家,一样的距离,但是船早已穿越千里。隔日醒来又是一座新的城市。
这次的航行,是和10个有趣的人,一起在船上讨论写作和文学,然后每天写作。
写作者的本质是孤独的,他们始终在与自己说话,石沉大海般永世的孤寂感,像是一个人在与世隔绝的孤岛上自言自语。也许正因为害怕孤独,上帝才会创造人类吧。而找到此生的陪伴,成了一件幸福而奢侈的事情。
我从小学起就对写作有无尽热爱,阅读的书籍关乎人性、生死以及宇宙。但之后无法承担写作者宿命般沉重的命运和害怕写作时的孤独,而选择用其他方式体验世界。但写作就像是生命中最后的救赎一般,会在山穷水尽时出现,也会在巅峰朝阳中呼唤我的名字。写作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声音,写作能让我与童年连接,与过去对话。
写作让我停下来,而不是跟着社会节奏往前跑。写作让我沉静,它是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写作是一种陪伴式的孤独,我是如此害怕孤独,但又如此享受写作带来的自由。它是你的媒介、你的思想的延伸以及你与世界沟通的方式。它让你成为你。
作者:左彩霞
坐标:上海
职业:市场运营
自我介绍:左左,一年级学生家长,业余摄影爱好者
这趟旅程,我是来“断奶”的。
出发前一周,教练留了道很简单的作业:从有点熟悉、很熟悉、非常熟悉的朋友中,各找一位,请她/他用三个词总结对我的印象。
领了作业后,边找人边自问自答,猜测这三个词可能是:有趣、聪明、精力旺盛。
结果很意外。
答案1:情商高、善解人意、靠谱
答案2:好奇心,真诚,善良
答案3:洒脱、真挚、温柔
跟有趣没半毛钱关系,跟聪明更是没影儿的事,他人认知和自我认知差得有点大。
教练问:“这些词你最在意哪个?”
“洒脱!”
回答之后,我自己愣住了,什么时候我把它弄丢了?而且丢得毫无知觉,连朋友提起这个词时,我都感到诧异,“洒脱”竟然会是我身上的标签。
出发前两天,7岁的女儿仔细询问这趟航海写作之旅的安排,得知大部分时间会待在一艘大型游轮上,她长舒一口气:“那我就放心了!”
我被她的一本正经逗笑,多大点事啊,还要她放心,可是等我问完担心的理由,一点都笑不出来。
自打我随口告诉她准备坐船去上写作课后,她的小脑袋瓜就自行运转起画面,想象她妈将孤身一人乘坐一艘小船,五天日夜不停地飘荡在茫茫大海上。
“我妈不会游泳,小船在海上漂荡,要是浪大可怎么办?”
“我妈一个人出门,没有朋友,她遇到困难可怎么办?”
……
我还以为我是她心目中无所不能的妈呢,没想到却让10后这么操心。真是愧对网络里被妖魔化的一年级学生家长形象,应该“金刚不摧”才对呀。
出发前晚上,老公忽然来了句:“你这家伙,一个人出门,我还真不放心,你都十几年没一个人出过门了。”
天哪,十五年前我在他心里可是传奇一样的存在,在学校里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念兴起,拎包就走,不在意目的地在何方,也无所谓是否带够了行李,只在意是否已出发。据说正是这份“特立独行”吸引了他,往昔对比,我已然成了另一个的我。
家人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们一定是感受到了我的某种情绪,要跟一群陌生人共度五天,在心理上,我有些抗拒,它超出了安全社交的舒适区。
出发前发生的这一连串反应把我分裂成三个人:一个当下的经历者,一个看到自己的旁观者,和一个朋友看到的过去的我。
这种感觉就像三个“我”隔着看不见的墙,在平行宇宙里启动怀疑并不断尝试匹配的程序。似乎我、伴侣、女儿一起把“我”像婴儿一样保护了起来,而朋友眼里的我,带着洒脱标签,消失得不着痕迹。
我想在这趟旅程中找到她。
作者:孙谦
坐标:德国柏林
职业:自由记者
自我介绍:我也相信,人生是梦一场,是一片树林在夕阳里。
“因为你不是那种超级超级漂亮的女生,所以你才没受过什么伤”。EX一句话甩了过来。
我俩骑着单车,穿梭在上海法租界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满树的梧桐叶子在初夏稀薄夜色里张牙舞爪;白天还青翠欲滴让我喜欢得紧,但仅仅是一句话而已,我因为恼着这句话,所以连带恼着听到这句话时的背景,甚至都打算不喜欢这个城市了。
隔了这么多年,我们做回朋友,EX努力带我在上海穿街走巷,想向我证明上海的美,我都快要投降了,但马上却要因为这一句话前功尽弃。
“我不觉得相貌跟感情的境遇相关,我……”
“有的,我跟你说。”
我气鼓鼓的,脑子里把各种怎么吵架的场景都过了一遍。
这句话伤着我了,而且是这么多年的内伤。一个与我在青春正好的时候深恋两年的情人,说我不漂亮,虽然用了两个“超级”来修饰,还是让我产生了严重的自我怀疑。
EX对我个性的挑剔远远大过外貌,常常说我太直接,脾气太大,个性太强,内心敏感像水草,明明水波一动就跟着左摇右摆,还摆出一副城墙的样子,心塞都是自找的。
或许他这句话没什么引申含义,可我还是想起了种种来自于他的不认可;而这个人,对我的了解可能到头发丝里了:那么是不是我眼里的自己是一个他所说的,太过强大以至于压倒一切外界评价的“本我”?
而这句话的穿透程度不仅仅止于此。
“你才没受过什么伤。”他指感情上的伤。
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把我每一次痛哭和心碎的合法性都击得粉碎。
所以我是个没受过什么伤的人,所以我该整天傻乐,也没有不相信爱情的理由。
我的忧伤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是文艺女青年为了戏剧效果而乔装出来的,没有凭据。
我再联想到这一层的时候已经开始微微有些愤慨了。
那些在风里沙沙作响的梧桐叶子和渐浓的夜色混在一起更显得面目可憎。
我曾经怀疑自己对心痛这种感知上瘾。不痛的不叫爱情。
因此所有的亲密关系都像是过山车一样在狂喜与痛极的循环中往复。
独立于爱情之外,我也常常会没有依据地觉得痛苦,觉得日子寡淡得像白开水。而我也常常苦恼于这种痛苦的来源。
后来,我把它归结于作为人类对于苦难存留下来的记忆。在我身体里的每一个基因里都有着人类这么多世纪以来对于苦难的深刻记忆,因此若我觉得人生来就是悲苦的,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即使像EX说的那样,我作为一个个体并没有受过伤,存留的集体记忆依然有效,在某一个勾起那些记忆的瞬间,泪流满面并不是没来由的。
如果,我的痛苦是有原因的,那我的快乐也是,那我所有情感的因果关系也才是成立的。
所以,在这冗长的自述里,你是不是看出了我的秘密……
点击关键词,阅读三明治故事
美美的渔夫帽买家秀👇
(点击进入微店)
▽ 点击进入“灵感铺子”